跟着轰鸣的机械声响起,8月2日上午,省、市重点项目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地道土建工程本岛段盾构顺畅始发,标志着项目本岛段慎重进入盾构掘进阶段。与此同时,海域段盾构在杂乱地质条件下安全推动,也获得打破性发展。
据了解,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地道工程建造项目起点坐落海沧区的嵩屿电厂,穿越厦门西海域,从榜首码头上岸沿厦禾路前行,结尾坐落思明区小学路厦禾变电站。线公里,分海沧段、海域段和本岛段三部分,别离采取了顶管法、泥水盾构法和盾构法施工。项目建成后,将由海沧区向岛内跨海穿隧运送水和电,可缓解岛内用水用电压力,含义严重。
此次始发的本岛段长约1公里,坐落厦门本岛中心区域,面对重重应战:一方面,周边建筑物密布,外因灵敏;另一方面,始发场所狭小,作业空间受限。项目团队活跃应对,自动交流大街、社区及居民代表,举行座谈会听取诉求,并在盾构始发井搭设封闭式施工棚,有用执行降噪降尘办法,最大极限削减施工影响。盾构始发井长度仅15米,远远小于盾构机总长,惯例的全体吊装下井和始发方法无法施行。项目团队经深入研究证明,立异选用“分段拼装、精准对接、动态调整”等分体始发技能,将盾构机分拆吊装、井下拼装调试,待掘进一段距离后,再将配套体系吊入井下衔接合龙,成功霸占超小始发空间的严重技能难题。
与此同时,海域段盾构也获得严重发展。海域段长约3.08公里,将穿越孤石、上软下硬地层及砂层等杂乱地层,施工难度与危险极高。项目建造团队强化技能攻关与进程办理,有力保证了盾构安全顺畅掘进。现在,海域段已下穿厦门西海域两条主航道,掘进完结2025米,完成成型地道打破两公里。
作为厦门市城市总体设计和市级基建重点工程,厦门电力与清水进岛地道工程是完善城市配套设备、保证厦门进一步健康稳定发展的民生工程。项目建成后,将代替原第三通道过海220kV高压架空线路,保证岛内居民用电需求,显着提高岛内供电可靠性;管廊内铺设的1.6米直径供水管可完成日供水20万吨,能有用缓解岛内用水压力。
上一篇:1400天零爆炸“静默穿越” 渝昆高铁重难点操控性工程长水机场地道贯穿
下一篇: 喜报!天山成功地道二衬全面完结